- · 高等理科教育版面费是多[06/30]
- · 《高等理科教育》投稿方[06/30]
- · 《高等理科教育》期刊栏[06/30]
不再分文理科!“3+1+2”模式怎么考?河南省高考综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河南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委员吕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,新高考“3+1+2”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。 三是实行综合素质评价。普通高中综合
河南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委员吕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,新高考“3+1+2”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。
三是实行综合素质评价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、记录、分析,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,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。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含思想品德、学业水平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、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内容。采用写实记录的方法,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,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。普通高中学校利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,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,引导学生发现自我,建立自信;指导学生发扬优点,克服不足,明确努力方向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四是明确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时间。合格性考试在相应科目必修模块课程结束后进行。选择性考试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,成绩当年有效。
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。“3+1+2”模式下,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、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,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,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;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。其中,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1种固定组合,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1种固定组合。
三是考试内容不同。“3+1+2”模式下,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,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;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,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。
河南高一新生一定要看!这场高考综合改革与你有关
河南2022秋季入学高一学生不再分文理科
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、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刘刚在回答记者问题时指出,改革后的河南省招生录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。
志愿设置方面:实行“院校专业组”志愿模式。“院校专业组”是指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的组合。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,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。传统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,每个学校下可以填若干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意愿;实行“院校专业组”的模式后,则以一所学校加一个专业(组)为一个志愿单位,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了专业或专业组,不再进行专业调剂。考生在选考科目与专业组相符的前提下,可以先选择院校专业组,再在专业组下选择自己喜爱的若干专业。既可选择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组,也可选择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组,更好地满足考生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需要;学校录取的考生因其专业意愿表达明确、充分,选拔满意度和培养契合度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,同时也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责编:赵惜辰 审核:贺心群
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制度
普通高中学校要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,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状况,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。普通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和办学特色,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,并提前向社会公布。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。
三是明确招生录取方式。自2025年起,在我省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要根据学科专业需要,科学合理设置选考科目要求,提前向社会公布。合并本科一批、本科二批录取批次,按照首选科目物理、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计划,分别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;实行“院校专业组”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。
二是实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。高中阶段是学生健康发展、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,也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。新高考后学生要面临选课、选考,对学校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学校将开设覆盖三个年级的学生发展指导课程,并纳入必修内容。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,构建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协同指导机制。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、学业发展、选课选考、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,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、学会选择、做好自我成长规划,明确未来发展方向,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。
一是目标导向不同。“3+1+2”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、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,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,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文章来源:《高等理科教育》 网址: http://www.gdlkjy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0701/763.html
上一篇:不再分文理科!“3+1+2”模式怎么考?河南省高考综
下一篇:不再分文理科!“3+1+2”模式怎么考?河南省高考综